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2021 -> 千年古县文化隆德 -> 经济·隆德
闲置资源焕发产业新活力
2025-08-21 13:03:52   
2025-08-21 13:03:52    来源:固原日报

  连日来,隆德县城关镇两处闲置土地上的忙碌景象引人注目。竹林社区的废弃砖厂内,肉牛养殖示范场建设正加速推进,牛棚主体钢结构已架设完成,工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圈舍围栏安装与地面硬化,青贮池、草料棚等配套设施将同步建成。项目投用后,可存栏育肥肉牛500余头,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并带动草畜产业发展。

  同时,杨家店村的23栋闲置大棚也迎来“新生”。因劳动力外出、产业引导不足,一度沉寂的大棚片区内工人忙着搬运建材、砌砖加固、铺设养殖设施,标准化改造有序推进。通过对接爱心企业与帮扶单位,杨家店村正引导村民在这里发展羊、鸡等特色养殖,让闲置资源重焕活力。

  这些实践不仅让“沉睡”的土地资源焕发活力,也从侧面折射出乡村发展的无限动力。

  面对废弃砖厂的低效利用和大棚闲置的困境,城关镇没有任其荒芜,而是以“精准施策”破题,对接企业、争取帮扶、引导产业,这种“不等不靠”的治理姿态,正是破解乡村资源闲置难题的关键,唯有主动介入、创新方法,才能让沉睡的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。

  废弃砖厂的改造避免了新增建设用地的消耗,闲置大棚的再利用则延续了设施农业的投入价值。“向存量要效益”的路径,既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,更为资源约束下的乡村产业升级提供了可行方案,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寸土地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  此外,城关镇两处闲置资源的再利用,不约而同地选择特色养殖,均立足当地自然条件与产业基础,既避免了“盲目跟风”的同质化陷阱,又通过“规模化、标准化”升级提升竞争力。更是关注于“联农带农”机制,提供就业岗位、引导散养户集中经营,让产业发展的红利直接流向村民。

  城关镇从闲置土地的“苏醒”,到特色产业的“扎根”,让农民深度参与、共享成果,产业才有扎根土壤的生命力。基层治理的扎实、资源利用的精度、产业发展的准度,共同构成了破解乡村发展难题的密码。(梁园)

【编辑】:王雪玲
【责任编辑】:邹炜新